周三(5月14日),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漲0.72%,標普500指數漲0.1%,道指跌0.21%。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英偉達、特斯拉漲超4%。
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1.17%。騰訊音樂漲逾15%,理想汽車漲近3%,阿里巴巴、百度、好未來漲近2%。
富時A50期指連續夜盤收漲0.07%,報13822點。
周三紐約尾盤,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北京時間04:59報7.2112元,較周二紐約尾盤跌121點,日內整體交投于7.1913~7.2159元區間。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北京時間03:00收報7.2090元,較周二夜盤收盤跌50點。成交量455.31億美元。
商品方面,COMEX黃金期貨跌1.91%,報3185.7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跌2.23%,報32.37美元/盎司。
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跌近1%。WTI 6月原油期貨收跌0.52美元,跌幅0.82%報63.15美元/桶。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跌0.81%,報66.09美元/桶。NYMEX 6月天然氣期貨收跌4.25%,報3.492美元/百萬英熱。
消息面上,美聯儲官員們的最新講話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美聯儲副主席杰斐遜在最新的講話中警告稱,由于新關稅政策的威脅可能推高物價,美國通脹前景已變得不那么確定。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也警告稱,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消費者和企業有收緊支出和投資計劃的風險。
周三(5月14日),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道瓊斯指數走低,標普500指數艱難走出三連漲,納指則連漲第六天。
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尾盤轉漲,收盤微漲0.1%,報5892.58點,連漲第三天,前一天該指數收復年內所有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72%,報19146.81點,連漲第六天。
道瓊斯指數跌0.21%,報42,051.06點。成分股中,默沙東(-4.12%)、安進(-3.02%)兩家領跌,拖累了指數表現。自特朗普簽署降低藥價行政令以來,跨國藥企走勢落后大盤。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微軟漲0.85%,英偉達漲4.16%,蘋果跌0.28%,亞馬遜跌0.53%,谷歌C漲3.68%,Meta漲0.51%,博通跌0.13%。
特斯拉漲4.07%。有數據顯示,今年4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出口Model 3和Model Y車型近3萬輛,創近一年新高。
此外AMD收漲4.68%,臺積電ADR漲0.4%,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B類股則收跌1.66%,禮來跌4.09%。
美國銀行表示,英偉達和AMD在與沙特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中擁有以數十億美元計的商機。估計這些項目每年可能達30億至50億美元左右,或者數年內合計150億至200億美元左右。
美國銀行認為,英偉達和AMD是沙特項目的主要受益者,同時也強調,博通、美滿、光通信、內存、半導體設備和晶圓代工生態體系中的網絡配套廠商也有望獲益。
美國銀行對英偉達、AMD、美滿和博通的評級為“買入”,并將英偉達目標價從150美元上調至160美元;將AMD目標價從120美元上調至130美元。
中概股方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1.17%,跑贏美股大盤。
熱門中概股多數走高,騰訊音樂漲15.66%,理想汽車漲2.72%,新東方漲2.45%,阿里巴巴漲1.82%,好未來漲1.7%,百度漲1.55%,小鵬汽車漲0.67%,蔚來漲0.24%。
拼多多跌0.47%,京東跌4.08%,傳奇生物跌10.55%。
騰訊控股ADR美股漲超3%。
消息面上,5月14日,騰訊控股發布2025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800.2億元,同比增長13%;毛利1004.9億元,同比增長20%;經營利潤(Non-IFRS)693.2億元,同比增長18%。毛利與經營利潤增速已連續十個季度超過營收增長,盈利質量持續提升。
騰訊方面表示,AI戰略全面激活騰訊生態活力,提升產品使用體驗,帶來更多高質量收入:當季騰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至318.5億元,主要受益于廣告平臺AI技術升級和微信交易生態強化的雙重推動;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7%至921.3億元,其中游戲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4%,主要依托“長青戰略”和AI對游戲用戶體驗的優化;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至549.1億元,其中企業服務表現亮眼,AI相關收入實現快速增長。
據證券時報14日報道,美東時間5月14日,美聯儲副主席杰斐遜表示,最近的通脹數據顯示,美國通脹繼續朝著實現美聯儲2%的目標邁進。但他警告稱,由于新關稅政策的威脅可能推高物價,通脹前景已變得不那么確定。
杰斐遜在為紐約聯儲活動準備的評論中表示,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低于分析師預期,但“未來通脹走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如果迄今為止宣布的關稅上調持續下去,可能會阻礙抗通脹進程。
杰斐遜指出,更高的關稅可能導致今年通脹更高。但關稅最終是否會造成持續通脹仍取決于實施情況、供應鏈的反應和其他因素。
杰斐遜稱:“美聯儲政策具備及時應對的能力。我們的任務面臨的雙方面的風險都在增加。”
同時,杰斐遜還下調了2025年的增長預期,但仍預計經濟將增長。他還表示,第一季度GDP數據夸大了美國經濟活動的減速。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
同日,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2025年FOMC票委)表示,對于美聯儲官員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不應該對股市和經濟政策言論的日常變動作出反應。目前經濟數據依然保持穩定。
古爾斯比進一步表示:“我們必須記住,美聯儲的職責是做一只‘穩定的手’,而不是對股市或政策聲明的每日波動做出反應,我們持續收到的數據顯示,目前一切至少還算正常。”
古爾斯比警告稱,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消費者和企業有收緊支出和投資計劃的風險。
隨著全球貿易局勢演變,投資者對美國經濟避免陷入衰退的希望有所升溫,通脹壓力也略有緩解,但滯脹陰霾并未消散。
本周高盛將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至1%,并將12個月內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下調至35%。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將2025年美國GDP增長預期從0.2%上調至0.6%,并將衰退風險評估下調至“遠低于50%”,同時將今年美聯儲首次降息預期從9月推遲至12月。
未來美國滯脹或衰退風險依舊難消,一方面取決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否還有反復,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美聯儲政策變化,若通脹預期反復導致利率長期高企,企業投資和居民信貸可能承壓,抑制美國經濟表現。目前看,美國貿易政策變動和供應鏈擾動正在逐步降低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概率。
美國平均關稅稅率仍處在高位,企業長期成本壓力未根本解除,短期關稅下調雖抑制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但住房成本(占服務通脹權重高)持續攀升,疊加未來補庫存需求,蘆哲預計美國核心通脹仍可能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