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首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4962只個股收漲,日成交額增至1.36萬億元。
受訪人士認為,今日A股普漲主要是受多重有利因素推動,包括利好政策刺激、增量資金回流以及節后補漲需求等。在當前政策利好的支持和外部市場的帶動下,市場有望延續震蕩上行的趨勢。不過,仍需警惕政策落地節奏、外部擾動以及資金博弈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在當前估值修復階段,小盤成長股和科技板塊具有較大的表現潛力。
節后A股高開高走
5月6日,A股士氣高漲,全天高開高走。截至收盤,滬指收漲1.13%報3316.11點,創業板指收漲1.97%報1986.41點。科創50、滬深300漲幅均超過1%,北證50漲幅超過3%。全天市場交易情緒活躍,日成交額放量至1.36萬億元。
4962只個股收漲,143只個股漲停;379只個股收跌,跌停股27只。
31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僅有銀行微跌,其余均漲。14個板塊漲幅超過2%,計算機、通信、機械設備漲幅超過3%。
稀土永磁、人形機器人、汽車相關個股表現不錯,光通信模塊、時空大數據、AI智能體漲幅均超過4%。
對于今日A股上漲背后的驅動因素,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第一,五一假期期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顯著提升了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有望進一步吸引北向資金流入A股市場。其二,中美經貿關系的改善釋放出積極信號。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緩和,不僅為市場帶來了樂觀預期,同時緩解了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其三,隨著4月財報披露期的結束,市場基本面的出清為行情活躍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節后避險資金的回流以及市場進入業績真空期,也為小盤股和科技板塊的活躍創造了機會。
圓融投資權益部研究總監潘辛毅表示,節前市場普遍偏謹慎,部分資金選擇規避假期可能出現的風險。然而,在五一節假日期間,特朗普并未就關稅問題發表過多負面言論,美股和香港市場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節后A股部分避險資金回補倉位,市場呈現放量普漲態勢。前期因規避4月業績窗口期潛在暴雷風險及五一節假日長假風險而流出的資金,目前正在陸續回補倉位,預計A股市場仍將震蕩上行。
“今日A股集體普漲屬于預期之內,主要是受利好刺激、增量資金回流以及節后補漲需求等多方有利因素推動。”尚藝投資總經理王崢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比如,政策利好刺激,近期政府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包括財政刺激計劃和貨幣政策寬松,這些舉措改善了市場資金流動性。再比如,節中央行釋放1.2萬億資金流動性,為節后市場開門紅做好了準備。
短期或延續上漲態勢
接下來A股將如何表現?
“結合外圍市場的回暖和國內政策的支持,A股市場大概率將繼續呈現上漲態勢。五一假期后的A股市場行情值得期待。”劉有華分析,一方面,避險資金的回流和增量資金的入市將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另一方面,小盤成長股和科技板塊在當前估值修復階段具有較大的表現潛力。
“短期內,在當前政策利好以及外部市場帶動的背景下,市場可能延續震蕩上行趨勢。不過,需警惕政策落地節奏、外部擾動、資金博弈等相關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若穩增長政策加速出臺,可能進一步推動市場情緒,但與此同時,美聯儲政策動向及地緣政治風險也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王崢認為,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可能在政策寬松預期與與美國“對等關稅”等外部不確定性之間尋找平衡,呈現出結構性機會與階段性波動并存的態勢。著眼短期,在財報驗證落地、關稅風險有緩和跡象、政策托底意愿偏強的背景下,指數層面的下行風險較為可控,投資者或可適度進取,把握結構性機會。具體而言,投資者可以在低波紅利策略上適度止盈,同時增配以下幾類資產: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大、財報驗證景氣相對占優、有積極邊際催化的行業;二是防御性資產,在波動中捕捉確定性機會。不過,投資者仍需密切跟蹤政策動向、行業景氣度及外資流向,并根據這些因素靈活調整持倉結構,這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制勝的關鍵。
“隨著市場對中美關稅問題逐漸脫敏,且短期內管理層并無大規模刺激計劃,資金的關注點可能將重回產業趨勢進展帶來的機會。”潘辛毅進一步表示,當前較大的產業趨勢仍集中在AI及機器人方向。機器人產業鏈核心廠商的每一次技術迭代總能催化出新的細分方向;而AI方面,隨著Meta意外調高資本開支及微軟對AI的表述偏正面,前期市場擔憂的資本開支降低已被證偽,同時,蘋果AI進展、R2大模型等也可能持續催化AI端側及應用;此外,核聚變、國產替代(高端儀器、半導體材料等)、消費(寵物、休閑食品)、黃金等方向也可能會不斷有催化出現。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處于不斷發展產業趨勢中且業績有保障的標的來構建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