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4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制造業PMI指數為49.0%,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回落至臨界點以下;服務業PMI指數為50.1%,較3月下降0.2個百分點,維持在擴張區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按照一般規律,在官方制造業PMI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后,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提高。綜合當前外部經貿環境變化、房地產市場及物價走勢,二季度“適時降準降息”的時機已趨于成熟,落地時間可能適度提前。
高技術制造業保持擴張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時表示,4月,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8和2.6個百分點,制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均有所回落。從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醫藥等行業兩個指數均位于53.0%及以上,產需較快釋放;紡織、紡織服裝服飾、金屬制品等行業兩個指數明顯回落,均低于臨界點。
王青表示,4月制造業PMI指數下降1.5個百分點,符合預期,背后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外部環境急劇變化。4月初美國對全球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我國外部經貿環境驟然生變,外需出現明顯下滑,對制造業供需兩端形成較大拖累。這是4月制造業PMI指數出現近兩年來最大幅度下行的主要原因。
二是季節性因素。3月是制造業旺季,4月制造業景氣度會有季節性下行。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4月制造業PMI指數比3月平均低0.8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4月制造業PMI指數的主要亮點在于,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技術制造業PMI指數較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但繼續處于51.5%的擴張區間,表明在市場需求較旺、政策支持較強的雙重帶動下,當前高技術制造業不僅增速領先,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
另外,4月制造業新訂單指數較新出口訂單指數降幅相對較低,這意味著近期“兩新”(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內需政策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服務業PMI指數下滑
4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非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
其中,服務業PMI指數為50.1%,較3月下降0.2個百分點。王青表示,這一變化符合季節性規律。
他認為,4月服務業PMI指數繼續處于擴張區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清明假期帶動居民旅游出行等服務業景氣度改善;二是新動能相關行業景氣度繼續處于較高水平,其中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
4月,建筑業PMI指數為51.9%,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王青表示,這主要是受房地產投資活動下滑拖累。不過,當月代表基建活動的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9%,比上月上升6.4個百分點,表明4月穩增長政策正在顯著加力,后期基建投資還有提速空間。另外,4月建筑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3.8%,表明建筑業企業對后期基建提速和穩樓市措施加碼抱有較強信心。
王青表示,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明確部署,要求“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這意味著后期擴內需將顯著加力,重點是大力提振消費、推動基建投資提速及加力穩樓市。
王青判斷,接下來內需擴張將在很大程度上對沖外需放緩,成為制造業景氣度的主要支撐點。“考慮到短期內對美出口會有較大幅度下滑,對沖措施見效需要一個過程,預計5月制造業PMI指數還將處在收縮區間,但在穩增長政策加碼等推動下,有望回升至49.5%左右。”
王青表示,按照一般規律,在官方制造業PMI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后,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提高。綜合當前外部經貿環境變化,房地產市場及物價走勢,二季度“適時降準降息”的時機已趨于成熟,落地時間可能適度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