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智能化已經走在全世界的前面,為了持續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我認為要盡快出臺相關標準。”在2025上海車展上,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車企不要過度夸大駕駛輔助功能,不可以把偶然性場景當成全場景來宣傳。
當前,智能駕駛行業正從技術競速轉向理性沉淀。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聯合發布的倡議中呼吁,各企業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規范針對駕駛輔助功能的營銷宣傳行為,落實對用戶的告知義務。
“對于駕駛輔助的技術和產業問題,原來有一些通過傳播能解決,現在則要從技術方案、安全責任方面來解決。”在朱華榮看來,現在大數據還不成熟,需要根據不同用戶需求而適度做一些安全冗余。
與華為合作將更深入
在2025上海車展上,長安汽車不僅對外展示了包括長安啟源Q07在內的多款數智汽車,還首次集中展示了涵蓋空中交通、仿生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三大領域的成果,包括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機器狗、輪式機器人等。
“長安汽車在這些方面的投入主要目的是探索未來的可能。如果在研究摸索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了新的機會點,就會進一步作為技術的預研,然后當量產項目來做推進,再一步一步做商業化搭載。”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譚本宏表示。
按照規劃,到今年年底,長安汽車將完成飛行汽車試飛;到2028年,實現人形機器人生產下線。資金投入方面,未來5年內,長安汽車將投入超500億元。
在智能化轉型中,長安汽車堅持“自主研發+合作共創”兩條腿走路。其中,在合作共創方面長安汽車正進一步深化與華為的關系。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王孝飛表示:“目前華系生態圈里‘朋友’越來越多,但阿維塔和華為的合作會更加深入,由原來的HI模式(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賦能)升級為HI PLUS模式,合作范圍也從原來的技術合作,擴展至用戶洞察、產品定義、產品開發測試、整合營銷服務等領域。華為目前有300多人入駐阿維塔,為后續旗艦車型作準備。”
加速海外市場布局
全球化,被朱華榮認為是決定包括長安汽車在內的車企優勝劣汰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長安汽車已建成9個海外工廠,其中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長安泰國工廠將于今年5月投產。未來,長安汽車將把五大海外區域市場提升到與中國市場同等的戰略高度,全球布局將從3000萬輛市場容量擴展到5000萬輛。
“我們要把長安當作一個本地化公司來運營,比如在歐洲就是‘歐洲長安’。”在朱華榮看來,能否實現人才本地化,決定著長安汽車未來的成本。與之前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員工100%都是中國人不同,如今一個新的變化是海外市場員工40%為中國籍,60%為本地人。
為了加速長安汽車在五大海外區域市場的本地化,朱華榮曾在內部實施過一個“5+2”方案,即派5個領導去海外市場工作2個月,中間不能回國。“目前第二套方案也出來了,就是要派五大海外區域市場的總代表出去,由他們來把握所在地區的戰略、策略、投資的節奏等。”朱華榮表示。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為53.6萬輛,同比增長49.6%。而在2025年,長安汽車海外市場計劃實現銷量100萬輛。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導致了觀望和回調,但我們的目標不變,同時會及時根據風險以及長期可持續性來做優化和調整。”譚本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