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付生,系中郵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執業編號:S1340522060002)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定調積極,務實進取,統籌短期穩增長與長期動能轉換。政策工具箱全面升級,財政政策加碼提效,赤字率升至4%,專項債擴容至4.4萬億元,特別國債增加值1.8萬億元;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靈活,關注內外均衡,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重點工作部署更加務實,消費驅動內循環、新質生產力攻堅,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統籌發展與安全,兼顧深化改革、公平與效率。政府工作報告通篇體現改革精神和要求,以結構性改革打破要素流動壁壘,以制度創新釋放全要素生產率潛力,在發展中筑牢安全底線,推動經濟質效雙升。
一、經濟增長目標5%,兼顧短期穩增長與長期高質量發展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實際GDP增長目標為5%,與2024年目標持平,既體現“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底線思維,也彰顯對經濟轉型期新舊動能接續的深度考量。2025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較去年增加43萬人,新增就業目標為1200萬以上,經濟增長需為就業市場提供強支撐。同時,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亦體現了“先立后破”思想,確保新舊動能平穩切換。
通脹目標下調至2%,反映經濟轉型期供需再平衡的現實壓力。當前有效需求不足、資產價格回落制約消費回升,政策更注重通過結構性改革激活內需,而非單純依賴貨幣寬松。
更加注重資產價格,首提穩住樓市股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股市”納入總體要求,體現了宏觀調控思路轉變,更加重視資產價格。穩樓市政策前期持續發力,政策效果基本顯現,而穩住股市或成為重點發力方向,政府工作報告亦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后續不排除設立平準基金的可能。
二、宏觀政策加碼,預留政策空間
1.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突出穩字當頭
明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并強調了“注重目標引領,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強化系統思維,提升宏觀政策實施效能”,進一步突出穩字當頭的基調。此外,《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沈丹陽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亦指出,“宏觀經濟政策實際上還留有后手,將會依據形式變化動態調整、積極應對”,說明政策儲備充足,可根據形勢變化隨機而動,亦體現了宏觀政策更加積極給力。
2.財政政策更加積極
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為11.86萬億元,較去年增加2.9萬億元,體現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赤字率升至4%,增量資金可拉動GDP增長約0.78%,特別國債聚焦新舊動能轉換,1.8萬億元特別國債中,1萬億元投向“兩重”項目及設備更新,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5000億元用于銀行資本補充;提高專項債規模,優化資金使用結構,4.4萬億元專項債,較2024年增加5000億元,不僅用于投資建設,亦強調用于用于土地收儲、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方面,通過防范化解風險、盤活存量資產等推動經濟增長。
3.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不變,但節奏收斂
自202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以來,支持性貨幣政策基調貫穿央行工作始終,但市場期待的降準降息并未落地,一直懸而未決。降準降息的表述從“適時降準降息”調整為“擇機降準降息”,再到“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最后再回到本次報告“適時降準降息”,表述細微變化,或指向貨幣政策節奏邊際收斂,背后邏輯或是實現內外部均衡的要求掣肘了寬松貨幣政策,對內是適度寬松貨幣政策與貨幣政策放不下去地碰撞,對外則是人民幣匯率存在貶值壓力。站在當前時點看,降準降息預期仍在。綜合考慮國際金融環境、美國貿易政策以及我國政策發力節奏,若4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至7.1左右或迎來降準降息窗口期。
三、從重點工作部署看,兼顧消費驅動與產業升級
1.消費擴張:從單純補貼到制度突破
全方位擴內需升至首位,政策著力點從短期刺激轉向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從收入增長機制破題,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夯實消費能力基礎。二是“兩新”政策加碼擴圍。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補貼延續,新增手機、智能設備等品類,刺激換代需求。三是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放寬健康、養老、托育等領域準入,培育銀發經濟、智慧家政等新增長點。四是新型消費場景創新。智能家居、AI終端、低空經濟等被列為重點,數字化與綠色消費成新引擎。
2.新質生產力攻堅:人工智能引領產業革命
“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居重點工作第二位,短期聚焦技術突破與場景落地。一是人工智能+全面滲透:支持大模型在制造、消費等領域的應用,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AI終端、機器人等硬科技賽道。二是未來產業搶占高地: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科技、6G等被列入國家戰略,政策傾斜加速產業化進程。三是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制造業重大技改工程,推動設備更新與數字化轉型,釋放存量經濟效率紅利。
3.房地產有望止跌回穩企穩
地產政策延續“托而不舉”基調,發力點兼顧短期維穩與長期轉型。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再貸款等政策持續發力,一季度銷售數據邊際回暖。另一方面,高庫存延緩銷售向投資傳導,以城市更新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主的新型城鎮化或成地產發展的新動能。
本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更務實的要求,發展和建設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政策沒有盲目刺激,而是根據經濟和社會的新情況,做出了更務實的安排。在發展消費潛力的同時,重視未來新興產業的引領作用,做到經濟發展的長期和短期的均衡,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以上觀點 僅供參考)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