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間,招商證券又官宣了一位高管的離任。該公司副總裁張浩川因個人原因,于當天離任,且已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做好工作交接。招商證券董事會也向張浩川在職期間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
3年前,張浩川從招商證券長達半年的全球公開招聘中脫穎而出,被聘為副總裁并分管資管業務。然而在此之后,受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等因素的影響,資管行業普遍承壓,張浩川任期內招商資管業績也略有下滑,但整體平穩。
分管資管副總裁離職
時間回到2021年11月,招商證券原副總裁鄧曉力因年齡原因辭任,其在任期間分管的包括資管業務在內的多個業務板塊急需新高管接棒。于是招商局很快發布公告,公開招聘分管資管業務副總裁。在經過半年的緊張遴選后,原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投資官張浩川最終被選中擔任副總裁。
簡歷顯示,張浩川出生于1972年8月,現年53歲。曾獲得清華大學工程力學專業學士學位,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專業博士學位、金融工程碩士學位。
他有著在國際知名投行和國內資管機構的豐富從業經驗。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張浩川擔任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投資官,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擔任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裁;還曾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雷曼兄弟/野村證券國際量化組合策略部高級經理。
在招商證券任期內,張浩川較為低調。目前公開資料中,尚未發現張浩川以招商證券副總裁名義出席公開活動或接受媒體采訪。但事實上,招商證券應當對張浩川入職之后的表現頗為滿意——2024年12月30日,張浩川與劉銳、劉杰一同被招商證券續聘為副總裁。
目前,隨著吳宗敏到齡退休、張浩川辭職,招商證券高管團隊中目前僅有6人,亟待新鮮血液補充。其中,董事長霍達兼任首席信息官并代行總裁職務,副總裁劉杰兼任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劉銳、劉波為副總裁,趙興擔任首席風險官及合規總監,趙斌擔任黨委副書記。
招商資管在管規模2674億元
招商證券通過全資子公司招商資管開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招商資管總資產59.58億元,凈資產55.93億元,資產管理總規模為2673.92億元。2024年,招商資管共實現營業收入8.71億元,凈利潤2.79億元。
招商證券表示,2024年,招商資管全面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持續推進投研團隊建設和管理機制的完善,積極推動產品發行和定制能力提升,加強跨境業務布局,不斷豐富產品譜系,并大力拓展機構客戶。
2024年4月,招商資管正式獲準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報告期內成功發行“北證50成份指數”和“智達量化選股”2只權益公募基金產品。受益于集合資管計劃收入增長,2024年招商資管業務凈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82%。
從2024年年底數據來看,招商資管仍以集合資管計劃為主,管理規模為1265.62億元,同比增加9.87%。這一塊的資管業務凈收入也有5.44億元,對總資管業務凈收入的貢獻比例接近四分之三,同比也增加了約3400萬元。同時,單一資管計劃和專項資管計劃的管理規模分別為758.72億元、648.53億元,分別同比減少29.16%和10.62%,顯示其產品結構正在進行調整。
“招商資管將致力于打造有券商特色、公私募并舉發展的穩健型券商資管機構,持續加強專業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券商資管在資產創設、產品定制、客戶渠道等方面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闭猩套C券表示,未來將聚焦提升主動管理投資能力,構建具有資管特色的投研體系架構,打造完善的私募產品線,同時深化公募基金產品申報發行和營銷工作,推動公募基金規模持續增長。
解讀后續重點業務規劃
日前,招商證券發布最新一期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其中就多項重要業務進行了解讀和展望,具體如下:
其中在投行業務方面,招商證券表示,將把發展科技金融與建設現代投行結合起來,依托“三投”聯動,深耕科技賽道,在芯片等產業形成差異化業務能力和業務特色,助推“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2022年—2024年,公司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股權融資金額439.48億元。
深耕細作“數智科技、綠色科技、生命科技”三條賽道,擴大TMT、新能源等投行優勢業務的服務半徑,加快生命科技等業務布局與能力建設,拓展交通科技、農業科技兩條特色賽道。持續深化與招商銀行及集團成員單位的全方位協同,深入挖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的IPO、并購重組等業務機會。
“公司將生成式AI能力建設作為2024—2028年戰略周期的核心關鍵任務,全面打造‘AI證券公司’”。招商證券表示,將持續加大AI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2023—2025三年投入不少于1.5億元;“產品—研發—業務”一體化聯動,引入AI產品經理和AI開發工程師的BP機制,建設智能升級、敏捷專業的組織架構,提升公司AI人才含量,保障大模型技術在各業務領域高效落地。
國際業務方面,招商證券堅持跨境融合發展導向,采取“短期聚焦、中長期布局”的節奏推進,以做大香港市場為第一曲線,做強國際市場為第二曲線。短期聚焦香港業務基礎,從數字化轉型、客群經營、專業能力建設三個維度夯實根基。在海外布局上采取差異化策略,推動韓國子公司業務多元化,探索切入東南亞市場。中長期將著力挖掘香港“橋頭堡”輻射效應,繼續堅持輕資產模式和數字科技驅動,聚焦客戶需求推進國際市場合作網絡建設,用差異化打法和多元化服務提升國際競爭力。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