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最新償付能力情況浮出水面。
5月9日,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75家壽險公司和85家財險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5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均是由于風險綜合評級未能過關;另有3家保險公司采取行動化解風險,成功摘下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帽子。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期利率中樞下行是未來的大趨勢,中小險企原有的沖刺保費規模獲取資金,依靠投資收益獲利的模式難以為繼,需要重視保險主業盈利的重要性。中小險企可以追求“小而美”的發展路徑,回歸保險保障本源,在市場細分領域做深做實,打造差異化優勢。
亞太財險降至C類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償付能力監管指標包括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3個有機聯系的指標。
具體而言,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值,衡量保險公司高質量資本的充足狀況,不得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即實際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值,衡量保險公司資本的總體充足狀況,不得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即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綜合風險的評價,衡量保險公司總體償付能力風險的大小,不得低于B類。
以上三項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方為償付能力達標公司;其中任一指標不符合的,即為償付能力不達標。
在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160家保險公司中,所有保險公司的核心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監管要求。不過,仍有1家壽險公司和4家財險公司的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償付能力未能達標。
具體來看,壽險公司方面,華匯人壽已連續12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C類。對此,華匯人壽解釋稱,因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監管部門于2022年一季度將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由B類變為C類。通過對主要風險情況的分析,目前公司償付能力充足,資產流動性較好,償付能力風險(除公司治理相關風險外)處于較低且可控的狀態。
財險公司方面,亞太財險為新增不達標公司,風險綜合評級從B類下滑至C類。對于評級下調的原因,亞太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受公司股東股權、公司治理等方面影響。
下一步,亞太財險將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進:一是深入解讀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工作要求,通過加強條線溝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合規性和完整性,并按規定時間將相關數據進行上報;二是對波動異常的指標進行回溯分析,明確成因并進行完善,在不斷夯實經營基礎、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基礎上,力爭改善各項指標。
除亞太財險外,華安財險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類,主要在可資本化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等領域存在一定風險。華安財險在償付能力報告中指出,2025年,公司將持續提升風控服務能力,以強總部、一司一策、客群經營為抓手,積極推動公司全系統“提質增效”,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基礎。隨著公司經營持續改善、償付能力穩步提升,風險綜合評級相關風險因素將會逐步得到化解。
安華農險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透露,公司2024年三季度及四季度法人機構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結果均為C類,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風險。根據監管部門的整改要求,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有關整改工作,已取得實質進展。
前海財險2024年二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類,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情況尚未披露。前海財險表示,公司已就前兩個報告期風險綜合評級數據信息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數據梳理,深入剖析評級中的主要失分點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相關部門采取應對措施,積極落實整改。
有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可能會被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如要求增加資本、限制高管薪酬、調整業務結構、限制開展新業務等,甚至會被接管。同時,償付能力不足也會讓信用評級受到直接影響,從而影響公司聲譽和融資成本。“當前,投保人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水平十分關注,一些大的招標項目更是如此。”
此外,仍有部分保險公司長期未按監管要求,及時披露償付能力報告。例如,中融人壽、上海人壽、珠江人壽和富德生命人壽四家保險公司的最新償付能力報告披露時間均停留在2021年,此后未再更新;合眾人壽從2024年二季度后再未公開披露相關數據。
三家成功“摘帽”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還有3家保險公司的風險綜合評級提升至B類及以上,成功擺脫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困境。
壽險公司方面,三峽人壽和北大方正人壽風險綜合評級在2024年二季度從D類上升為C類后,四季度進一步升至B類;財險公司方面,珠峰財險風險綜合評級從2024年三季度的C類上升為四季度的B類。
這背后分別采取了怎樣的改進措施?三峽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為戰略風險等,當前正在持續推進第二輪增資和業務恢復等工作,多措并舉改善公司風險狀況。
記者在三峽人壽官網注意到,今年3月17日,該公司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第二輪增資擴股方案的議案》。根據該議案,三峽人壽注冊資金將增加15億元至30.33億元,待監管批準后生效。
北大方正人壽表示,公司根據監管規則對風險綜合評級的各大類風險和子類風險進行分類管理。關于可資本化風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將繼續加強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并提升資本質量;關于難以資本化風險,公司分解指標的管理職責,要求加強管控和自評估,持續改進和提升指標狀況,對于薄弱指標,積極組織整改,并定期追蹤改善情況。
珠峰財險在2024年四季度增資工作完成后,償付能力充足率得到提升,償付能力風險狀況得到緩解。該公司表示,將在此前IRR(風險綜合評級)分析基礎上,繼續落實前期提出的整改措施,改善難以資本化風險情況,提升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等級。
記者了解到,2024年底,西藏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珠峰財險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表示,同意珠峰財險增加注冊資本8000萬元,由10億元變更為10.8億元。這是珠峰財險成立以來首度增資,同時還吸納了3家新股東加入,一家為融資租賃公司,另外兩家為汽車銷售公司,均是珠峰財險原有股東未涉及的業務領域。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保險公司要想提升償付能力,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投資管理,優化資產配置,提高投資收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二是深化風險管理,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強化對各類風險的監測、預警和應對能力;三是增加資本補充渠道,通過上市融資、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壯大資本實力;四是提升業務質量與效率,優化產品結構,推動業務轉型升級,降低賠付率和費用率;五是加強科技賦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償付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