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鵬揚基金前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加盟匯泉基金。
據市場消息,陳洪斌或將出任匯泉基金總經理。不過,截至券商中國發稿,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在公募基金業,首席經濟學家作為一個群體出現的時間不長,但目前已出現了楊德龍、魏鳳春、姚余棟、李湛、袁宜、韓賢旺等多位風格鮮明、活躍的首席經濟學家。和胡祖六、彭文生等早一批賣方首席不同,這些公募首席呈現出兩大差異性:一是學術氣息淡化,傾向于通過喜聞樂見和鮮活的文風輸出策略觀點,二是買方特質凸顯,個別公募首席親自下場管理基金組合。
如果陳洪斌接下來出任匯泉基金總經理,他可能會成為首位轉任公募總經理的公募首席經濟學家,還成為“研優則仕”的生動詮釋。
陳洪斌已入職匯泉基金
4月29日,券商中國記者從基金業協會官網信息獲悉,陳洪斌的基金從業資格信息已變更為匯泉基金,他此前在鵬揚基金的基金從業資格已注銷。截至目前,陳洪斌在匯泉基金的職務角色尚未有官方信息。據市場消息,陳洪斌或將在相關流程后出任匯泉基金總經理。
從公開消息來看,陳洪斌有過豐富的買賣方投研乃至高校學術等經歷,但公司管理經歷較少。具體來看,陳洪斌是清華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擁有多年金融從業經驗,曾任國海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更早時候,他還曾有過銀行工作經驗,以及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資產管理人論壇理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等職務。另外,他還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校外導師、新華社特約觀察員、耶魯大學訪問學者。
陳洪斌履新的匯泉基金,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6月的個人系公募,核心成員大多也是基金業資深人士。持有匯泉基金55.30%股份的楊宇,目前是匯泉基金的董事、基金經理和首席量化投資官。此人是國內最早的指數基金經理之一,曾是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Smart Beta及量化投資首席投資官。
持有匯泉基金30%股份的梁永強,現任匯泉基金總經理,曾任華商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梁永強在華商基金時,曾和孫建波、莊濤兩人聯手管理過基金。他們三人管理的華商盛世成長2009年年度收益達106.80%,位居同類產品第六;2010年年度收益率為37.77%,超過當時的“公募一哥”王亞偉,獲得2010年股票基金冠軍。
但從匯泉基金成立近5年來發展情況來看,并沒有過于突出的亮點,截至目前管理規模約為24.33億元,在全市場公募機構中排名165名之外。相比之下,陳洪斌之前所在的鵬揚基金,目前管理規模在千億元以上,在全市場公募機構中排名53名。
公募首席經濟學家集中出現在兩個階段
從整個基金業層面看,陳洪斌本次跳槽還是公募首席經濟學家群體最新變化的一個注腳。在公募基金業,首席經濟學家作為一個群體出現的時間并不算長。如果以楊德龍2016年加入前海開源基金并擔任首席經濟學家作為標志性事件,公募首席經濟學家作為一個群體活躍于資本市場,大約只有近10年時間。
從券商中國記者梳理情況來看,10年時間里公募首席經濟學家群體的出現,大約有過兩個階段:
一是2016年至2020年。該期間除了楊德龍出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外,還有姚余棟于2016年9月加入大成基金,任首席經濟學家。早于2013年就加入長城基金的向威達,在這期間也出任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一度活躍于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解讀領域,目前已退休。
這些人當中,個別還有著類似于胡祖六等國內最早一批首席經濟學家的履歷。比如,姚余棟是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既有原國家經貿委企業司、黑龍江省商務廳副廳長等經歷,也有世界銀行咨詢顧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資本市場部和非洲部經濟學家等履歷,還有美國花旗銀行倫敦分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等經歷。
二是2020年至今,隨著大資管業興起,以公募基金為主的資管機構開始增設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于2022年加盟鵬揚基金,出任鵬揚基金首席經濟學家。2021年下半年,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離職,隨后加盟招商基金,擔任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2021年底,魏鳳春從博時基金跳槽到創金合信基金,出任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設立首席經濟學家的基金公司大約已有10家。除上述提及的基金公司外,近些年設立過首席經濟學家一職的還有富國基金(袁宜)、天弘基金(熊軍)、匯添富基金(韓賢旺)、金鷹基金(楊剛)等公募。2024年底,熊軍因到齡退休從天弘基金離職。
首席當總經理需要更高要求
從券商中國記者長期跟蹤來看,公募首席經濟學家雖不少見,但少有公募首席轉為基金公司總經理,個別人的高管頭銜也基本是副總經理。比如,姚余棟目前為大成基金副總經理,熊軍在退休前也是天弘基金副總經理。
更常見的是,首席經濟學家是基金公司的宏觀策略帶頭人。一位有過機構首席經濟學家經歷的市場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稱,首席經濟學家一般是金融機構的策略研究帶頭人,既負責對內研究支持工作,也會對外提供市場觀點。個別首席經濟學家同時還是金融機構的發言人,代表公司整體研究實力和影響力。但因個人從業和專業背景不一樣,首席經濟學家的具體分工也會有所差異,買方機構的個別首席還可能直接管理組合。
該人士說到的管理組合現象,的確是近年來公募首席經濟學家更為常見的變化。比如,從2023年3月起,魏鳳春開始管理兩只養老FOF,成為一位管理基金的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是從2021年開始,以首席經濟學家身份管理主動權益基金。目前管理基金產品的首席經濟學家,還有富國基金的袁宜、金鷹基金的楊剛等人。
此外,包括公募首席在內的買賣方機構經濟學家,還通過多種跨界或投資者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增加與資本市場的互動。比如,楊德龍通過參與巴菲特股東大會、貴州茅臺股東大會等方式對外輸出價值投資理念,被市場稱為“小巴菲特”。魏鳳春堅持每周一篇投資策略報告,是公募基金領域較為勤奮且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的首席經濟學家。
此外,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宏觀經濟組負責人郭磊于近日獲得“廣東省勞動模范”稱號,他表示能夠扎實服務于國家戰略,踐行金融支持實體的理念,是他這一代金融從業和研究人員的榮耀。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稱,從宏觀策略研究到基金組合管理,是一條較為常見的發展路徑,本質上依然是由買方到賣方的轉變,具有較為清晰的路徑依賴。但由宏觀策略轉為基金公司總經理,則較為少見。
華南一家公募中高層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稱,首席經濟學家和總經理的工作性質存在一定程度差異,前者主要是負責資本市場投研工作,后者則是一位核心管理者,甚至是一名職業經理人。這個角色的轉變會對其提出較高要求,這些要求有別于投研經驗,更多是集中在公司治理、團隊管理、分工協調、內外資源激活等各方面。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