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資本市場對促進產業和科技創新具有獨特、重要的支撐作用,科技創新企業越多越強,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活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能力就越強。如何架起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橋梁?如何讓科創企業享受更多的政策紅利?代表委員普遍認為,要持續增強資本市場鼓勵創新的政策力度,優化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環境,適度放寬股權融資限制,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服務供給,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優化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環境
具身智能、6G、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7.7%;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取得新成果;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1.2%。細數去年經濟高質量發展亮點,含“科”量極高,科技春潮正加速奔涌。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指出,要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認為,科技制造業具有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的產業屬性,投入資本金大、回收周期長,投資規模往往超過百億元,且有持續投資需求,但目前大型科技制造業融資普遍較難,急需相應的權益性資本融資。
“借助資本市場再融資是企業處于積累階段推動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走向全球領先的必經階段。”李東生表示,資本市場應加大力度培育和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及鏈主型龍頭企業,提供資本市場的創新服務和支持,適度放寬股權融資限制,提高資本市場融資的可預期性。推動領先科技企業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競爭中的地位。
全國政協委員、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杰也建議,放寬優秀龍頭企業的再融資審核,在融資規模和審核速度方面優先保障,以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
田軒建議,持續優化完善不同板塊上市條件、明確相應的交易規則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以更好滿足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上市需求。推動科創板、創業板等市場發展,拓寬和暢通科創企業股權融資渠道,優化上市發行條件,為科技企業提供更多直接融資渠道。
加大支持科創企業
的產品服務供給
2024年以來,證監會出臺多項政策舉措,持續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支持優質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代表委員建議,持續提升資本市場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包容性。
在培育壯大支持科技創新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方面,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士啟指出,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仍較低,期待通過稅收優惠、考核機制改革等措施,引導其加大對硬科技企業的投資。
全國政協委員,天娛數科CEO、山西數據流量谷董事長賀晗也提出,要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天使投資基金,滿足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需求;推動股權投資“由后往前”,從“摘果子”向“種樹苗”轉變;積極探索信貸融資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模式,鼓勵信貸資金全周期陪伴科技型企業成長;合理運用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降低金融服務科技型企業的隱性成本和風險。
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只有上市一條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種工具,債券、可轉債、優先股、資產證券化、期權、期貨等產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為,能夠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資支持和服務。
更多支持舉措值得期待
證監會主席吳清在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將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制度,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抓緊完善“并購六條”配套機制,推動更多科技創新企業并購案例特別是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落地。
“建議支持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將優質業務板塊分拆上市,加強產業重組并購,特別是推動‘專精特新’的業務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全國政協委員、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樹奎表示,鼓勵并購重組未盈利科創企業,探索并購標的估值技術指標包容邊界,引導專業機構針對釋放標的企業并購協同價值的評估方法與技術路徑進行案例示范,強化信息披露。